《程氏演繁露》又作《程氏演蕃露》或《演繁露》由宋代程大昌所撰笔记体著作,其名源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全书共分十六卷,后有《续演繁露》六卷,记载了三代(夏、商、周)至宋代的杂事笔记。此内含宋刊本(存十卷)及明嘉靖三十年程煦校刊本两种。
汉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在南宋时已残缺,程大昌为之考证发挥,故名《程氏演繁露》。书中有淳熙七年(1180 年)程大昌自序,据此可大致推知成书时间。此书于名物典故考证颇精,收载三代至宋时杂事,于宋朝制度尤详,且注明出处,易于寻检。《四库全书总目》谓之 “精深明确,足为典据”。
程大昌大约于淳熙二年(1175)始作《演繁露》,到淳熙七年,其六卷本大致成书。《演繁露》存在有两次编集的版本。约在程大昌去世后,有人又将其笔记再次加以整理结集,以 “别录十卷” 的形式刊刻。
此本十卷,即明嘉靖本卷一至卷十。其所收条目三百三十六条,与明嘉靖本前十卷的条目有些不同之处。如此本首条 “秘书省书繁露后”,次条为 “牛车”; 嘉靖本则以 “秘书省书繁露后” 作为跋文,列于卷一之前,“牛车” 则为首条;卷四 “旌节”、“梅雨”、“佛骨” 三条,嘉靖本无; 卷十 “天鹿辟邪”、“嘉庆李” 两条,嘉靖本则分别在卷十六、卷十五。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此宋刻本为皮纸刷印,纸色略有发黄。字体在褚、欧之间,当是在欧体字上加入褚体笔法,镌工浑厚,与福建闽中刻本风格不合;此本版心上记书名、卷数,如 “蕃露卷一”,下记刻工,如吴铉、庞知德等。据考,吴铉、庞知德为南宋中期杭州地区刻工。由此可推,此本应该是南宋宁宗时杭州地区刻本。
目录
秘书省书繁露后
卷一至卷十
淳熙七年(1180)程大昌自序
程大昌(1122-1195),字泰之,江南东路徽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县)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光宗绍熙五年(1194),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宁宗庆元(1195)改元十一月甲申终,享年七十三,赐谥号 “文简”。
下载地址:点我
程大昌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