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尚永琪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溯源
副标题: 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家和传播人
出版年: 2025-10
页数: 380
定价: 9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溯源丛书
ISBN: 9787203140368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属于我社历史轻阅读“溯源”书系,为再版书。初版2012年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此次再版,作者增订大量图文内容。本书主要介绍汉唐时期的著名佛经翻译家,负笈东来的胡僧们到底是怎样的形象,这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他们远道而来,或经陆路,或经海路,海路则从扶南(今柬埔寨)或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搭乘商船转道而来;陆路则越过帕米尔高原,通过丝绸之路,经和田、库车、伊宁等地,辗转到敦煌,然后沿河西走廊东向中原或江南。本书便描绘了背负经卷、疾步前行的西域胡僧,为我们了解这一群体提供了鲜明生动的实例。
作者简介 · · · · · ·
尚永琪(1969— ),甘肃省民乐县人,历史学博士。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等职,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佛教传播史、丝路文明史、形象史学与动物史的研究。著有《汉唐之际佛教传播中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鸠摩罗什及其时代》《北燕史》《莲花上的狮子:内陆欧亚的物种图像与传说》等。
目录 · · · · · ·
导言 负笈东来的西域胡僧
第一章 汉晋时期的大月氏僧人
大月氏僧人支楼迦谶与支谦
“敦煌菩萨”竺法护
汉晋时期来华的其他大月氏僧人
大月氏僧人的种族问题
第二章 传道中原的安息国僧人
东汉末年的译经家安世高
“骑都尉”安玄、安法贤与昙帝
三论宗创始人胡吉藏
第三章 随商队东来的康居僧人
康僧会与东汉三国时期的康居僧人
东晋时期的康居僧人康僧渊
十六国时期的康居僧人
南北朝时期的康居僧人
华严三祖法藏与隋唐时期的康居僧人
第四章 龟兹国帛姓僧侣与佛教东传
龟兹王族与帛姓僧侣的关系
汉晋之际在凉州、洛阳等地的龟兹译经僧
高傲的龟兹国王子帛尸梨蜜多罗
神僧佛图澄在后赵的传教
帛姓僧侣与中国尼寺的建立
第五章 罽宾僧人与佛经的早期传译
僧伽跋澄与僧伽提婆
“赤髭毗婆沙”佛陀耶舍
“青眼律师”卑摩罗叉
弗若多罗和昙摩流支
昙摩耶舍与昙摩掘多
昙摩密多与求那跋摩
第六章 于阗高僧与西域佛经东传
智胜与求那跋陀
实叉难陀在长安、洛阳的译经活动
提云般若、智严与尸罗达摩
第七章 师子国僧人
师子国商人与僧人
师子国婆罗门僧在长安传教的失败
师子国比丘尼铁萨罗与高僧迦蜜多罗
第八章 昙无谶与北凉佛教
西域大咒师昙无谶
昙无谶在姑臧的活动
昙无谶与北凉佛教
第九章 鸠摩罗什与十六国时期的长安僧团
鸠摩罗什的家世与出家
鸠摩罗什对说一切有部经典的学习
鸠摩罗什由小乘转向大乘
前秦王苻坚与鸠摩罗什东来长安
后秦王姚兴与鸠摩罗什译场之建立
以鸠摩罗什为核心的长安僧团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章 天竺禅僧佛驮跋陀罗
佛驮跋陀罗传教长安
佛驮跋陀罗与鸠摩罗什的冲突
佛驮跋陀罗在江南的活动
第十一章 菩提达摩与中国禅宗
菩提达摩与梁武帝
一苇渡江与慧可立雪
达摩、慧可与杨衒之
第十二章 “开元三大士”与唐代密宗
乌荼国国王善无畏
中天竺王子金刚智
北天竺高僧不空金刚
第十三章 隋唐时期来华的印度僧人
阇提斯那与印度面酵技术
朝拜文殊道场的佛陀波利与般剌若也
菩提流志、释莲花与般若
在长安译经的阿地瞿多等印度僧人
第十四章 西域商人与胡僧
西域商人与佛教传播
西域商人与来华传教胡僧
第十五章 传教胡僧中的西域王子
帕提亚古国与两个同名的安息王子
莎车、龟兹与乌荼国王子
罽宾国王子求那跋摩
月婆首那、菩提达摩与“王子式菩萨”造像
第十六章 胡族僧人与舍利信仰
传说中的“八王分舍利”
康僧会与“感应舍利”
连眉禅师祈请舍利
阿育王塔舍利与古铜像舍利
第十七章 西域僧人与海上航行
汉唐之际西域僧人的海洋航行
天竺僧人那伽仙在中国与扶南航道的航行
释慧深的跨洋航行与“扶桑国”
第十八章 西域僧人的神异传教手段
龟兹神僧佛图澄
佛图澄的神奇幻术与高明医术
鸠摩罗什在凉州使用的幻术
早期僧史文献中的各类神僧及其神通
“开元三大士”的魔幻传说
第十九章 天竺与西域僧人的医疗活动
传入中原的古印度耆婆医学著作与婆罗门药方
龙树菩萨医疗典籍与行医中原的胡僧医方
在中原行医的天竺与西域僧人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