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志. 六卷. 明. 史鹗撰. 明嘉靖三十二年邹县孟氏刊本

2025-11-07 40 514M 0

《三迁志》由明代史鹗编撰,以 “孟母三迁” 典故来命名。全书共六卷,记述了孟子及其后裔家族相关历史事迹。内容包含:孟母孟子及庙制等图像;事迹、列传、世系、祀典等;诏敕、恩赐等;奏疏、祭文、诗等;碑记、墓志。此为明嘉靖三十二年邹县孟氏刊本。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 年),山东按察司沂州佥事史鹗瞻拜孟子庙庭,吊冢礼裔,询知尚未有家族志,认为孔氏有《阙里志》,颜氏有《陋巷志》。而孟氏无志,实为缺典。遂命滋阳县儒学教谕费增遍考群籍,删繁存要,编纂成帙(由此可知此书的实际执笔者应该是费增)。史鹗重加修订,命名为《三迁志》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刊刻。嘉靖本《三迁志》是孟氏第一部单列家志,它奠定了孟氏家志的规模,后世修孟氏志书者都认可它的创始之功,几次续修多是在此基础上的增补。

书名取自孟母三迁的典故(史鹗序中记:書成乃僣題其名日《三遷志》蓋取孟子作聖之功,由于母氏蒙養之正云耳。

孟子年少时,孟家原在一处墓地附近,孟子 “嬉游为墓间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近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孟子读书中道而辍,正在织布的孟母挥刀割断了辛苦织就的布,并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智,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今而废之, 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教育孟子贵在有恒,不可半途而废,孟子自此 “旦夕勤学不息”,“遂成天下名儒” 。

传家世守三迁训。孟母三迁择邻、断织教子,不仅成就了一代亚圣,而且对孟氏家风的形成也影响深远。

三迁志序(史鹗撰)、凡例、目录

卷一:行教小影、危坐图、三迁图、断机图、邹国图、四基山孟子墓图、马鞍山孟父母墓图、断机堂图、子思书院图、宋东郭庙图、宋南门外庙图、元重修孟子庙图、国朝孟子庙图、祭器图

卷二:出处事迹、史记列传、宗子世系、历代授官恩泽、历代闻达子孙、庙宇、林墓、户役、封号、章服、祀典、给田、免役、门弟子封爵

卷三:诏敕、恩赐、表

卷四:奏疏、文移、祭文、赞、诗

卷五:碑记一

卷六:碑记二、墓志

三迁志后语(孟公肇 [1] 撰)
孟公肇
孟公肇是五十七代翰博孟元之侄。孟元死时其子公綮年幼,世职由公肇代袭。《三迁志》付梓时,公肇已让职与公綮,故作《后语》时署「前翰林院世襲五經博士
孟母三迁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母,仉(zhǎng)氏,孟子的母亲,战国时晋国人。孟子三岁丧父后,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数十年如一日抚养孟子长大,并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约礼等方面对孟子进行教育。既成就了孟子的 “亚圣” 地位,更为后世留下了可贵的教子之道。其 “三迁择邻”“断织教子” 的佳话代代相传,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史鹗,明代西蜀鼎山(宋置县,后废。故治在四川南邻的今贵州桐梓县南)人。进士出身,官奉政大夫、山东按察司佥事、奉敕整饬沂州等处兵备。

费增,明代江州人,举人出身,当时任滋阳县儒学教谕。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 zhangwei
    加关注0
  • 知识,奉行,知行合一
刊印信息:
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 1553)邹县孟氏刊本
行款版式:
四册。半叶框 20x15.1 厘米,十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上白下黑口,双黑单鱼尾,四周双边,中间记书名
序跋信息:
三遷志序:嘉靖壬子秋九月朔日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史鶚謹序
收藏来源:
多伦多大学郑裕彤东亚图书馆藏
参考文献:
孟杰、孟德东 编:《孟子和孟氏文化》 寻觅三迁的踪迹——孟氏家族史志《三迁志》木刻板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905935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