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回复: 0

颛顼“绝地天通”:神仙和凡人要分家?一场整顿“人神关系”的改革

11

主题

1

回帖

6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9
发表于 昨天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咱们上回聊完涿鹿之战,黄帝把蚩尤收拾得服服帖帖,又跟炎帝把“华夏联盟”的架子搭了起来——按说这时候该好好过日子了吧?可没承想,黄帝传了两代,到他孙子颛顼(zhuānxū)继位的时候,联盟里又冒出个大麻烦:不是有人造反,也不是闹饥荒,而是“神仙”太多,凡人快没法活了。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玄乎,但咱们掰开揉碎了讲,其实就是那会儿的“人神关系”乱成了一锅粥。你想啊,涿鹿之战后,各个部落刚凑成“华夏大家庭”,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神”——有的拜山,有的拜河,有的拜老虎豹子,连村口那棵老槐树都可能被当成“树神”。更要命的是,部落里还总有那么几个人,说自己能跟“神”说话,叫“通神者”。这些人有的是真有点本事(比如懂点天文历法,能预测个刮风下雨),有的就是纯蒙事儿的,可不管真假,他们都有个共同点:能借着“神”的名义要东西。
  咱们先从一个叫阿土的村民说起,他是黄河边一个小部落的,平时就种点粟米,养几只羊,日子过得紧巴巴。有一年夏天,连着一个月没下雨,地里的粟苗都快干死了,阿土和村民们急得直跺脚。这时候,部落里一个叫“巫咸”的通神者站出来说:“这是河神生气了,得给河神上供,不然咱们全得渴死!”
  村民们一听就慌了,赶紧问要供啥。巫咸眯着眼睛说:“河神要十只羊、五十斤粟米,还得让三个童男童女去河边跪一天一夜。”阿土一听就心疼了——他家就三只羊,五十斤粟米够全家吃俩月,可架不住大家都怕“河神发怒”,只能咬着牙凑。结果呢?供也上了,人也跪了,雨还是没下,反而有个童男中暑病倒了。阿土私下跟邻居嘀咕:“这河神咋不办事呢?”邻居赶紧捂他的嘴:“别乱说!巫咸说了,是咱们心不够诚!”
  这还不算最离谱的。当时有个大部落叫“九黎”(就是蚩尤的老部下,后来归了华夏联盟),部落里的通神者叫“巫风”,这人更横——他说自己能跟“天神”对话,天神让哪个部落交税,哪个部落就得交,不交就是“违抗天命”。有次颛顼让九黎部落交些兽皮做盔甲,巫风直接跳出来说:“天神说了,兽皮得先给我祭祀用,颛顼算老几?”九黎部落的首领也怕“天神怪罪”,居然真的把兽皮给了巫风,把颛顼晾在那儿。
  你想想,颛顼这时候刚继位没几年,联盟本来就没那么稳固,这些通神者一边骗村民的粮食牛羊,一边还敢跟他抢权力,再这么下去,联盟不得散架?颛顼心里清楚:这不是“神”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得把“跟神说话”的权力管起来,不然凡人没法活,联盟也没法管。
  但这事儿不好办。那会儿的人都信“神”,你说“不准随便通神”,人家会说你“冒犯神灵”。颛顼没敢直接动手,先找了两个心腹大臣商量——一个叫重,一个叫黎,都是脑子活、懂规矩的人。
  颛顼跟他俩说:“现在到处都是通神的,有的骗吃骗喝,有的借神的名义抗命,再不管,咱们这联盟就成笑话了。你们说,咋整?”
  重先开口:“大王,我觉得问题出在‘没规矩’——谁都能说自己通神,老百姓分不清真假。不如咱们立个规矩:以后只有官方认可的人,才能跟神沟通,其他人不准随便搞祭祀、跳大神。”
  黎补充道:“对!还得把‘天’和‘人’的事儿分开——管神的归管神,管人的归管人。比如让重专门负责跟神沟通,祭祀、占卜这些事儿都归他管;我来管凡间的事儿,种地、打仗、收税,这样就不乱了。”
  颛顼一听,觉得这主意靠谱——不是不让人信神,是把“通神权”收归中央,就像现在公司里把财务权攥在总部手里,免得分公司乱花钱。但他也知道,这事儿肯定有人反对,尤其是那些靠“通神”吃饭的巫祝们。
  果然,消息一放出去,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九黎部落的巫风。他召集了好几个部落的通神者,在部落里喊话:“颛顼这是要断绝人神通路!天神会发怒的,到时候洪水滔天,瘟疫横行,咱们都得死!”有的村民被他吓得哭了,甚至有人说要跟颛顼拼命。
  颛顼没慌,他知道硬来不行,得让村民自己看清真相。他让人把巫风之前扣下的兽皮找了出来,又把阿土这些被巫咸骗了粮食的村民叫到九黎部落的广场上,当着所有人的面问巫风:“你说你能跟天神对话,天神让你扣兽皮,那你说说,天神啥时候降福给大家?为啥阿土他们上了供,雨还是没下?”
  巫风被问得哑口无言,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这时候,重站出来说:“大家别信他!真正的神,不会要大家的粮食牛羊,更不会让大家饿肚子。以后祭祀的事儿,都由大王派来的人负责,咱们只祭真正护佑咱们的神,再也不让这些骗子得逞!”
  村民们一看巫风没话说,又想起自己之前被骗的粮食,顿时就明白了——原来不是神不好,是有人借着神的名义骗东西。巫风见没人支持他,只能灰溜溜地跑了。其他部落的通神者一看这架势,要么主动归顺颛顼,要么就偷偷跑了,没人再敢乱跳。
  搞定了反对者,颛顼就正式推行“绝地天通”的改革——“绝地天通”这四个字,听起来挺玄乎,其实就是“把天和地的通路断了”,意思是除了官方指定的人,其他人不准再随便跟神沟通。
  具体咋操作呢?颛顼定了两条规矩:
  第一条,设“专职神职人员”。他让重当“南正”,专门管“天”的事儿——比如什么时候祭天、祭河、祭山神,怎么占卜预测天气,这些都归重管,其他人敢私自搞祭祀,轻则没收财产,重则流放。又让黎当“火正”(后来改成“北正”),专门管“人”的事儿——比如组织种地、训练士兵、调解部落矛盾,把凡间的秩序理顺。
  第二条,统一祭祀标准。以前每个部落祭神的规矩都不一样,有的杀羊,有的杀牛,有的还搞活人祭祀(这事儿在远古真有)。颛顼规定,以后不管祭什么神,都得按中央的规矩来——祭天用一头牛,祭河用一只羊,不准再搞活人祭祀。这样一来,既减少了浪费,也避免了残忍的习俗。
  改革推行没几年,效果就出来了。咱们再说说阿土——这年又闹了旱灾,阿土正着急呢,重派来的祭祀就到了村里。祭祀没要村民的粮食,只是带着大家在河边摆了些水果、粟米,然后念了一段祷词,又教大家挖水渠引河水浇地。没过几天,真的下了场小雨,加上水渠引水,粟苗总算保住了。阿土高兴地说:“还是这样好!不用再给骗子送粮食,还能真的解决问题!”
  不光是村民受益,联盟的秩序也顺了。以前各个部落都听通神者的,颛顼的命令没人当回事;现在祭祀权归了中央,部落首领们要想祭神,就得找颛顼派来的重,慢慢就养成了“听中央指挥”的习惯。比如有次两个部落因为抢土地要打架,以前他们会找各自的通神者“问神”,结果越问越乱;现在他们直接找黎调解,黎按颛顼定的规矩,把土地分给了更需要的部落,俩部落都服服帖帖的。
  有人可能会问:颛顼这不是“搞封建迷信”吗?其实不是。咱们得放在当时的背景看——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解释不了刮风下雨、地震洪水,只能归为“神的意志”。通神者之所以有权力,就是因为他们能“解释神的意志”。颛顼搞“绝地天通”,不是要消灭神,而是要把“解释神的权力”攥在自己手里——你想啊,只有我能跟神说话,那我传达的“神的意志”,就是最高命令,各个部落能不听吗?这其实是一种“借神权巩固王权”的智慧,跟后来皇帝说自己是“天子”,只能自己祭天,是一个道理。
  而且,“绝地天通”还有个更重要的意义——它把“神”和“人”的责任分开了。以前出了事儿,大家都怪“神没保佑”,没人想办法解决;现在颛顼说:“神的事儿归重管,人的事儿归黎管”,意思是神负责保佑,人得自己努力——旱灾了,不能只等着神下雨,还得挖水渠;打仗了,不能只等着神帮忙,还得训练士兵。这种“人神各负其责”的想法,其实是远古版的“以人为本”,比单纯靠祈祷过日子,进步多了。
  当然,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个叫“少昊”的老部落(就是颛顼之前的联盟首领所在的部落),里面有个老通神者叫“重黎”(跟颛顼的大臣重、黎不是一个人),他觉得颛顼断了自己的活路,偷偷跑到南方,煽动当地的部落造反,说要“恢复人神相通的旧制”。颛顼没手软,派黎带着士兵去平叛,把重黎抓了回来。但颛顼没杀他,只是把他流放了,还跟其他部落说:“我不是不让大家信神,是不让骗子害大家。谁要是真心为大家好,跟神沟通,我欢迎;但谁要是借着神的名义作乱,我绝不饶他!”
  这一下,再也没人敢反对“绝地天通”了。颛顼在位几十年,华夏联盟越来越稳,地盘从黄河中游扩展到了淮河、长江流域,各个部落慢慢有了“咱们都是华夏人”的意识——这背后,“绝地天通”功不可没。因为它不仅整顿了人神关系,更重要的是,它让联盟有了统一的“精神领导”,就像给一盘散沙加了粘合剂,为后来尧舜禹的“禅让制”,甚至夏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最后咱们再聊两句:很多人觉得“绝地天通”是“迷信改革”,其实不然。它本质上是一场“权力整顿”——颛顼用“神”的名义,把分散在各个部落的祭祀权、解释权,收归到联盟中央,从此,华夏族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部落,而是有了统一领导、统一规矩的“共同体”。这就像明朝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本质都是为了集中权力,只不过颛顼用的是“神权”的壳,朱元璋用的是“皇权”的壳。
  而且,颛顼的智慧在于,他没把事儿做绝——他没说“神不存在”,也没杀尽所有通神者,而是建立了一套制度,让“神权”为“王权”服务,既照顾了大家的信仰,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这种“不极端、讲策略”的改革方式,比那些一上来就“一刀切”的改革,高明多了。
  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颛顼不是完美的“圣人”,他搞“绝地天通”也有巩固自己权力的私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改革让华夏族走上了“统一、有序”的道路,也让“人神各安其位”的观念流传了下来——直到今天,咱们常说“尽人事,听天命”,其实就是从颛顼这时候开始的:该人做的事儿,咱们好好做;剩下的,交给“天”(或者说,交给规律)。这种务实又不失信仰的态度,或许就是华夏文明能延续五千年的原因之一吧。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45471001@qq.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扫码赞助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读到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59357号-1
关灯 快速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