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钻木取火:黑暗里的“火种革命”

11

主题

1

回帖

6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9
发表于 前天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咱们今天聊的这位主儿,叫燧人氏。别管史书里把他吹得多神乎,一会儿说他“人面蛇身”,一会儿说他“感天地之气”,但是搁在四千多年前的原始森林里,他跟其他部落兄弟没多大区别:都是裹着兽皮、踩着烂泥,每天睁眼就琢磨俩事儿:今儿去哪儿找吃的?晚上咋防着野兽掏心窝子?
  那会儿的世界,跟现在完全是两个样。没有灯,没有火,天一黑,整个大地就跟被墨汁泼过似的,连自己的手指头都瞅不清。原始人怕黑,不是怕鬼,是怕黑里藏着的“要命主儿”——狼嚎声在耳边环绕,熊瞎子的脚步声在不远处响,还有毒蛇顺着树根爬,一不小心就被咬个透心凉。更惨的是吃的,那会儿没“烹饪”这说法,逮着啥吃啥,全是“生吞活剥”。打只鹿,拽下来一块肉就往嘴里塞,血顺着嘴角流,牙缝里全是肉丝;挖点野菜,也不洗,带着泥就嚼,赶上野菜有毒,或者肉不新鲜,拉肚子都是轻的,严重的直接一命呜呼。
  有个小伙子(我们暂且叫他石蛋吧)就吃过大亏。有回部落逮着只野猪,他抢了块后腿肉,狼吞虎咽嚼了半块,当天晚上就开始肚子疼,蜷在山洞里哼哼,额头上的汗跟下雨似的。部落里的老人只能拿点嚼烂的树叶往他嘴里塞,能不能好全看命。小伙子熬了三天才缓过来,后来再看见生肉,胃里就直犯恶心——可不吃又不行,不吃就得饿肚子,饿肚子照样活不成。
  那会儿也不是完全没见过火。有时候打雷劈中大树,树烧起来,火光冲天,热浪能把老远的野兽吓得屁滚尿流。原始人躲在山洞里瞅着那团火,又怕又好奇:怕它烧到自己,可又觉得那玩意儿暖和,还能把野兽吓跑。有一回,火灭了之后,有个胆子大的老头,小心翼翼凑过去,摸了摸烧黑的树干,还烫着手。再一看,树底下有只被烧死的兔子,焦乎乎的,却透着股香味。老头犹豫了半天,掰了块兔腿尝了尝——我的天,比生肉好吃一百倍!不塞牙,不腥气,嚼着还带点焦香,这一发现让整个部落都炸了锅。
  从那以后,原始人就盼着打雷起火。火着起来,他们就围着看,等火小了,就把没烧透的木头搬到山洞里,小心翼翼护着——这就是最早的“火种”。有了火种,晚上山洞里亮堂堂的,野兽不敢靠近;烤肉也成了常态,吃了烤肉,拉肚子的人少了,部落里的老人小孩也活得更久了。可问题是,这火种太“娇贵”了:刮风怕吹灭,下雨怕浇灭,晚上还得有人守着,稍微打个盹,火没了,就得再等下一次打雷。
  有一回,部落的火种就没了。那天下大雨,山洞顶上漏雨,滴在火种上,“滋啦”一声,烟一冒,火就灭了。整个部落瞬间慌了神,晚上又回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日子,石蛋他们出去找吃的,还差点被一头狼盯上。首领急得直跺脚,让大家分头去找新的火种,可找了好几天,连个火星子都没看着。就在大伙儿快绝望的时候,燧人氏站出来了。
  燧人氏在部落里不算最壮的,也不算最能打的,但他有个毛病——爱琢磨。之前守火种的时候,他就发现:木头跟木头摩擦的时候,会发热;有时候用石头敲石头,还能冒出火星子。他琢磨着:既然摩擦能发热,敲石头能出火星,那能不能自己造火呢?
  他先试了敲石头。找了两块硬石头,“砰砰”地敲,火星子是有,可一碰到草叶就灭了,根本引不着火。他又换了个法子,拿根细木棍,在一块大木头上钻。一开始,他钻得满头大汗,手都磨破了,木头也就有点温乎。部落里的人见了,都笑话他:“燧人氏,你这是闲得没事干了?石头敲不着,钻木头就能着火?”石蛋也劝他:“别折腾了,还是等着打雷吧。”
  燧人氏没吭声,接着钻。他觉得是自己方法不对:木棍太粗?换细点的;木头太湿?找晒干的;钻得太慢?用绳子套在木棍上,两只手拽着绳子拉,速度快多了。就这么试了十几天,有一天,他正拉着绳子钻木头,突然闻到一股焦糊味——低头一看,木棍钻的地方,冒出了一缕青烟!
  燧人氏的心跳瞬间快了起来,他赶紧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干苔藓,放在冒烟的地方,然后轻轻地吹。一开始,烟越来越浓,就是不见火苗;他不慌,接着吹,吹得腮帮子都酸了,突然,一点橘红色的火苗从苔藓里冒了出来!
  “着火了!着火了!”燧人氏激动得大叫起来。部落里的人听见声音,都跑了过来,看见那团小小的火苗,全都愣住了——这不是打雷劈出来的火,是燧人氏自己钻出来的火!石蛋第一个冲上去,小心翼翼地把干树枝放在火苗上,树枝“噼啪”响着,火越烧越大。那天晚上,山洞里又亮了起来,大家围着篝火,烤着肉,嘴里吃着喷香的烤肉,眼里看着跳动的火苗,都围着燧人氏欢呼,把他举了起来。
从那以后,“钻木取火”就成了部落的本事。燧人氏把这个法子教给了所有人:选什么样的木头(干的松木最好),用什么样的木棍(细且直),怎么拉绳子省力,怎么用苔藓引火……没多久,附近的部落也都学会了钻木取火,再也不用盼着打雷了。
  这火一能自己造,原始人的日子就彻底变了——“生吞活剥”的时代,慢慢过去了。
  首先是吃的。以前烤肉得等火种,现在想烤就烤,还能烤得更讲究:肉切小块,串在树枝上烤,撒点野果子磨的粉,味道更鲜;挖来的红薯、土豆,埋在火里焖,熟了之后又甜又面;甚至还能把谷物放在石板上,用火烤成干粮,带着出门找吃的,再也不用饿肚子。石蛋后来成了部落里的“烤肉能手”,他烤的鹿肉,外焦里嫩,每次都被抢光。吃了熟饭,部落里的人身体越来越壮,以前常见的拉肚子、肚子疼,也少了很多,连活过五十岁的老人都多了起来。
  然后是住的。有了火,原始人敢往更深的森林里去了——晚上点起篝火,野兽不敢靠近,就能在森林里搭临时的棚子;冬天的时候,山洞里生着火,比裹十层兽皮都暖和,再也不用冻得缩成一团。有一回,部落迁徙,路上遇到大雪,就是靠着火,大家才熬过了那几天。
  更重要的是,火还改变了原始人的“脑子”。以前,大家吃完了就睡,醒了就找吃的;有了火之后,晚上围着篝火,就开始聊天——聊今天逮了多少猎物,聊明天去哪里找吃的,聊怎么跟其他部落打交道。有时候,燧人氏还会给大家讲他钻木取火的经历,讲火有多重要。慢慢的,部落里的人开始有了“想法”,开始琢磨怎么把日子过得更好:怎么把工具做得更锋利,怎么储存更多的食物,怎么跟其他部落搞好关系。
  后来,燧人氏老了,部落里的人就选了一个能干的年轻人当首领,但大家还是记着燧人氏的好——记着他教会大家钻木取火,记着他让大家告别了“生吞活剥”的苦日子。再后来,这个故事一代一代传了下来,燧人氏就成了大家嘴里的“火神”,成了开天辟地以来的大英雄。
  其实,燧人氏可能自己都没想到,他这一钻,钻出来的不只是一团火,更是一场“火种革命”。这火,照亮了原始人黑暗的日子,让他们摆脱了野兽的威胁,告别了吃生肉的痛苦;这火,还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火苗,从那以后,人类慢慢学会了冶铁、煮盐、烧陶,一步步从原始森林走向了城市,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所以说,有时候改变世界的,可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一个普通人,在一个黑暗的夜晚,抱着一根木头,钻了一次又一次——直到钻出那一点火星,照亮了未来的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45471001@qq.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扫码赞助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读到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59357号-1
关灯 快速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