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回复: 1

神农氏尝百草:“农业始祖”的冒险求生记

11

主题

1

回帖

6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9
发表于 前天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农氏那会儿还没有种地这说法,大伙儿全靠“碰运气”找吃的:春天采野果,夏天挖野菜,秋天捡坚果,冬天要么啃存的干肉,要么就得冒着风雪出去找树皮。可野地里的东西,哪能随便吃?有时候看着红通通的野果,吃一口就浑身发麻;有时候挖的草根,嚼着挺甜,过会儿就上吐下泻。
  部落里的老张头,前阵子带着儿子去山里找吃的,儿子捡了个白蘑菇,看着挺嫩,吃了没半个时辰就没气了,老张头抱着儿子哭了三天,眼睛都肿成了核桃。还有个叫阿苗的姑娘,挖野菜的时候误吃了一种开紫花的草,肚子疼得在地上打滚,最后是部落里的老人让她嚼了点蒲公英,才算捡回一条命,但也躺了好几天才能下床。
  那会儿的部落里,几乎每天都有人因为吃错东西出事,要么中毒,要么饿肚子。神农看着心里不是滋味,他那会儿是部落里的首领,个子不算最高,但肩膀挺宽,手上全是老茧——平时要么帮着打猎,要么帮着修房子,是个实打实的实在人。他蹲在篝火旁,看着大伙儿捧着没多少东西的藤筐发愁,就说了句:“总不能天天赌命找吃的,我去试试,看看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记下来,以后大家就不用怕了。”
  这话一出口,部落里立马炸了锅。老张头赶紧拉着他的胳膊:“神农,你疯了?那野地里的草啊果啊,多少人吃了送命,你这去试,不是送死吗?”阿苗也劝:“首领,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比如多去熟悉的地方找,别去深山里,总比你去试毒强。”
  神农没跟他们争,只是把自己的石斧磨得亮堂堂的,又编了个结实的藤筐,还在筐里放了些早就发现的、嚼着能缓解肚子疼的蒲公英和甘草——这是他之前偶尔发现的,嚼了能舒服点,算是个“临时解药”。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他就背着藤筐往深山里走,临走前跟大伙儿说:“我每天太阳落山前回来,要是没回来,你们就去东边的山涧找我。”
  第一次尝草,神农心里也没底。他站在山脚下,看着满山的野草野果,深吸了口气,先摘了个最常见的野草莓——这玩意儿部落里有人吃过,没毒,先垫垫肚子,也算壮壮胆。然后他蹲下来,看着一株长着锯齿叶子的草,犹豫了半天:这草看着普通,没开花,也没怪味,要不要试?
  他咬咬牙,掐了一小片叶子,放在嘴里慢慢嚼。刚开始没觉得啥,就是有点涩,过了一会儿,嗓子开始发紧,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神农心里一紧,赶紧从筐里掏出蒲公英,使劲嚼了嚼咽下去,又喝了几口山泉水,过了好一会儿,嗓子才舒服点。“这草不能吃,记下来。”他一边说,一边在旁边的石头上用石斧画了个“×”——那会儿没文字,只能用符号记。
  就这么着,神农每天天不亮就进山,太阳落山才回来。每天回来,藤筐里要么装着能吃的野菜野果,要么就带着一身伤——有时候是被荆棘划的,有时候是试吃了有毒的草,嘴唇肿得老高,或者手上起了疹子。
  有一回,他试吃了一种开着小黄花的草,看着挺温柔,结果嚼了没一会儿,肚子就跟被人用锤子砸似的疼,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腿都软了,差点摔下山崖。他赶紧靠在树上,掏出甘草嚼了,可这次不管用,疼得他直冒冷汗,意识都有点模糊。幸好跟着他的小伙子阿力不放心,偷偷跟在后面,赶紧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背回了部落。
  部落里的人一看神农这样,都围了过来,老张头赶紧煮了之前存的草药汤,喂他喝下去。神农昏睡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一睁眼就问:“那黄花草记下来了吗?毒性大,以后谁也不能碰。”大伙儿看着他苍白的脸,都红了眼眶,阿苗哽咽着说:“首领,别去了,咱们就算饿肚子,也不能让你这么冒险啊!”
  神农笑了笑,接过阿苗递过来的野果,咬了一口:“饿肚子也会死人,跟中毒一样。我多试一种,咱们就少一分危险,多一分活路,值。”
  慢慢的,神农试出的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他发现一种长着穗子的草,穗子上全是小颗粒,煮着吃挺香,还管饱——这就是后来的粟米;他还找到一种爬藤的植物,结着红果子,又甜又多汁,没毒,就是不能多吃,吃多了会拉肚子——这是野葡萄;还有一种长在土里的块根,挖出来洗干净,煮着吃粉粉的,能当主食——这是红薯的祖先。
  每试出一种能吃的,神农就教部落里的人怎么找、怎么吃:粟米要等穗子黄了再割,割下来要晒;红薯要挖深点,别把根弄断了;野葡萄要挑红透的,青的酸还涩。后来他发现,有些草今年在这儿长,明年还在这儿长,要是把它们的种子留着,撒在地里,是不是就能自己长出来?
  他就试着留了粟米的种子,春天的时候,找了块向阳、土又松的地,把种子撒进去,还时不时浇水、除草。过了几个月,地里真的长出了粟米,比山里找的还壮实,穗子也更大。“成了!”神农高兴得跟个孩子似的,赶紧叫部落里的人来看,“以后咱们不用天天进山找了,自己种地,就能有吃的!”
  这下,部落里的人可高兴坏了。大伙儿跟着神农学种地:男的翻地、撒种,女的浇水、除草,老人就教小孩认哪些是能吃的草,哪些是杂草。到了秋天,地里的粟米熟了,收的粮食比往年进山找的还多,再也不用怕冬天饿肚子了。
  可神农没闲着,他还是每天进山试草。他说:“还有很多草没试过,万一有更好吃、更管饱的呢?万一有能治肚子疼、治咳嗽的呢?”
  有一次,他试吃了一种叫“断肠草”的植物。这种草开着白色的小花,看着挺好看,可刚嚼了一口,就觉得五脏六腑都像被烧着了似的疼,比之前任何一次中毒都厉害。他赶紧掏甘草,可手都抖得抓不住了,旁边的阿力赶紧递水,可已经晚了。神农倒在地上,最后说的话是:“别……别吃这草……记下来……”
  部落里的人把神农埋在他种的粟米地旁边,每年粟米熟了,大伙儿都会先拿点粟米放在他的坟前,念叨着:“神农,谢谢你,咱们现在有吃的了,再也不用怕中毒了。”
  后来,人们把神农尝百草的事儿一代代传了下来,慢慢就把他传成了有三只眼睛、能看穿草药毒性的神仙。可其实,当初的神农,就是个普通的部落首领,他没有三只眼,也没有神仙的法力,他只是个怕部落里的人饿肚子、怕大家中毒,所以敢拿自己的命去试草的实在人。他疼的时候也会皱眉,怕的时候也会犹豫,可一想到部落里的老人、小孩,就又有了勇气。
  现在再想想神农尝百草的事儿,挺让人佩服的。那会儿没有仪器,没有说明书,全靠一张嘴、一双腿,把生死置之度外,就为了给大家找一条活路。他不是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在大家都怕的时候,他选择了“我来试试”;在大家都满足于种地的时候,他选择了“再找找看”。
  咱们老祖宗的日子,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女娲补天,是为了活下去;神农尝百草、教种地,也是为了活下去。他们没有抱怨天不好、地不好,只是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遇到困难就闯过去。神农不是神,他是个敢为大家冒险的“生存探险家”,是个教会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农业老师”。
  有时候想想,要是没有神农,咱们的老祖宗可能还在山里冒着中毒的风险找吃的,可能还不知道种地能解决温饱。他用自己的冒险,换来了部落的安稳,换来了农耕文明的开始。这种“为了大家,敢闯敢试”的劲,不就是咱们老祖宗最宝贵的东西吗?就像他种的粟米一样,一代一代,生根发芽,一直传到现在。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

回帖

6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9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啦,欢迎大家点评、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45471001@qq.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扫码赞助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读到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59357号-1
关灯 快速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