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签到
切换到宽版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圈子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标签
登录
立即注册
读到书院
»
论坛
›
交流论坛
›
历史与军事
›
阪泉之战:黄帝VS炎帝,亲兄弟的“家庭矛盾”竟成华夏根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
|
回复:
0
阪泉之战:黄帝VS炎帝,亲兄弟的“家庭矛盾”竟成华夏根基
zhangwei
zhangwei
当前离线
积分
69
11
主题
1
回帖
6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9
+ 关注
发消息
发表于
昨天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咱们今天聊的这场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它既不是为了抢金银珠宝,也不是为了争帝王宝座,往根儿上捋,更像俩亲兄弟为了“家里谁管事儿”吵翻了天,最后撸起袖子比划了两下,结果没想到,这一架竟把华夏的底子给打出来了。?
这俩主角,咱们都熟:一个是后来被尊为“人文初祖”的黄帝姬轩辕,另一个是比他出道早、名气先响的炎帝姜榆罔。按老辈人的说法,他俩往上数几代,都能追到同一个祖宗——少典。说白了,就是没出五服的亲戚,论辈分,炎帝还得算黄帝的“堂哥”。可就是这对“兄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阪泉边上,摆开了架势,上演了一场改变华夏命运的“家庭调解现场”。?
要讲清楚这事儿,得先说说当时“家里”的情况。那会儿的“天下”,不是现在咱们说的统一国家,更像一个松散的“家族联盟”:几十个大小部落,跟亲戚似的凑在一起,名义上认炎帝当“大家长”——毕竟炎帝部落是“老牌豪门”,会种庄稼、会做陶器,还搞出了简单的“市集”,早些年确实带大家过上了好日子。?
可到了炎帝榆罔这一代,“豪门”有点撑不住了。不是炎帝本人不行,实在是“家里人”太乱:下面的小部落各自为政,有的仗着自己人多,偷偷抢邻居的粟米;有的觉得炎帝管得宽,干脆不听号令,连“家族会议”都不来参加。炎帝就像个管不住孩子的老父亲,天天愁得睡不着觉,手里的“大家长”印章,慢慢成了摆设。?
就在这时候,黄帝这个“远房弟弟”冒头了。之前咱们说过,黄帝刚接手姬水部落时,就是个“创业小老板”,手下人少、地盘小,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可这小伙子实在,不搞虚的,一门心思搞“内部建设”:跟着老人学选地,把粟米种得比别人壮;琢磨工具,把石斧磨得比别人锋利;甚至盖房子,都能想出新法子,让大家冬天不挨冻、夏天不漏水。?
没几年功夫,姬水部落就从“小作坊”变成了“明星企业”,周边几个受欺负的小部落,主动跑来投靠,说:“轩辕啊,跟着你有饭吃,以后咱们就认你当大哥!”黄帝也不摆架子,来者不拒,还把自己的种地、做工具的法子教给大家。慢慢的,黄帝手里也有了一个小联盟,虽说比不上炎帝的“豪门”规模,但胜在团结、有活力。?
矛盾的导火索,说起来有点鸡毛蒜皮——炎帝部落里有个叫“烈山氏”的小部落,仗着自己是“老员工”,欺负黄帝联盟里的一个小部落,把人家刚收的粟米抢了大半。被抢的部落哭着来找黄帝,说:“大哥,您得为我们做主啊!”?
黄帝也没急着动手,先带着人去找炎帝“说理”。毕竟是“堂哥”,撕破脸不好看。他见到炎帝时,还特意带了礼物——一袋颗粒饱满的粟米种子,一把磨得锃亮的石斧。?
“哥,”黄帝把礼物递过去,语气挺客气,“这是我们部落新选的种子,收成都比平常多三成;这石斧砍柴挖地都好用,您留着用。”?
炎帝接过东西,叹了口气。他知道烈山氏的事儿,可管不了啊——之前他说过烈山氏好几次,人家根本不听,还说“你管得了别人,管不了我”。炎帝只能无奈地说:“轩辕啊,不是哥不帮你,实在是我这‘大家长’当得窝囊,下面人不听使唤。”?
黄帝早料到他会这么说,接着道:“哥,我知道您难。可咱们这‘家族’再这么乱下去,早晚得散架——今天烈山氏抢我的人,明天说不定就有别的部落抢您的人。要不这样,咱们俩联合起来,定个规矩:谁也不许随便欺负人,谁要是不听话,咱们一起收拾他。这样大家都能安心种地,过好日子,您看行不?”?
炎帝心里其实早就动了这个念头,可又有点犹豫——毕竟自己是“老大哥”,现在要跟一个“后起之秀”平起平坐,脸上有点挂不住。更别说部落里的那些老臣,一听说要跟黄帝联合,立马跳出来反对:“咱们炎帝部落是老大,凭啥跟他一个小联盟一起管事儿?这不是把祖宗的脸面丢了吗?”?
这些老臣里,跳得最欢的就是烈山氏的首领。他本来就觉得黄帝抢了自己的风头,现在听说要联合,更是不服气,偷偷跟其他几个小部落说:“炎帝老了,没胆子了!黄帝就是个毛头小子,咱们怕他干啥?下次他再敢多管闲事,咱们就给他点颜色看看!”?
没过多久,烈山氏又惹事了——这次更过分,直接抢了黄帝联盟里一个部落的地盘,还把人家的茅草屋给烧了。被烧的部落首领跑到黄帝面前,哭得眼泪鼻涕一把流:“大哥,再不收拾他们,咱们没法活了!”?
黄帝这次没再去找炎帝,直接带着人去了烈山氏的地盘。他还是没急着动手,先让人把烈山氏的粮道给断了——烈山氏的人平时懒得种地,全靠抢粮过日子,断了粮道,就等于断了他们的活路。接着,黄帝又让人在烈山氏的地盘周围插了好多“稻草人”,穿上部落里人的衣服,远远看去,就像到处都是黄帝的人。?
烈山氏的人一开始还挺横,说:“不就是断了粮吗?咱们出去抢就是!”可一出门,就看到到处都是“黄帝的人”,吓得赶紧缩了回去。没几天,部落里的存粮就吃完了,有人开始饿肚子,甚至还有人偷偷跑出去找黄帝的人要吃的。?
烈山氏的首领这才慌了,他没想到黄帝不按常理出牌——不跟他硬拼,反而用这么“阴”的法子。没办法,他只能带着几个手下,低着头去找黄帝投降。?
“轩辕兄弟,”烈山氏的首领声音都有点发颤,“是我错了,不该抢你的东西,不该不听你的话。你大人有大量,放我们一马吧!”?
黄帝也没为难他,只是说:“错了就改,以后跟着大家一起好好种地,别再搞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儿。要是再敢不听话,下次可就没这么便宜了。”?
烈山氏投降的消息传到炎帝耳朵里,他彻底服了。他知道,自己没能力管好这个“家族”,而黄帝有勇有谋,还能让大家信服。于是,炎帝主动找到黄帝,说:“轩辕啊,哥老了,管不动这么多事儿了。以后咱们这个‘家族联盟’,就交给你管,我帮你打打下手,咱们一起把日子过好。”?
黄帝也没推辞,只是说:“哥,咱们不是谁管谁,是一起管。以后咱们定的规矩,咱们俩都得遵守,这样大家才能服咱们。”?
就这样,阪泉之战没打多少硬仗,更像是一场“家庭调解”——黄帝用智慧和实力,让炎帝和其他部落服了气,把原本松散的“家族联盟”拧成了一股绳。之后,他们又一起打败了蚩尤的九黎部落,把地盘扩大到了黄河流域,越来越多的部落加入进来,慢慢形成了“华夏族”的雏形。?
可能有人会问:一场“家庭矛盾”,怎么就成了华夏根基?其实道理很简单——在那之前,部落之间天天打架,抢来抢去,谁也过不好日子;而阪泉之战后,黄帝和炎帝联合起来,定了规矩,让大家知道“团结比内斗好,合作比抢劫强”。从那以后,“团结”“合作”成了华夏民族的底色,不管后来遇到多少困难,大家都知道要拧成一股绳,一起面对。?
再说回黄帝和炎帝这对“兄弟”——他们没像后来的很多皇室兄弟那样,为了权力拼得你死我活,反而一个懂得退让,一个懂得担当,最后一起把“家”做大。这种格局,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后来人们把他们尊为“人文初祖”,不是因为他们打赢了多少仗,而是因为他们为华夏民族种下了“团结”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了今天的华夏文明。?
所以说,阪泉之战不是一场普通的战争,更像一次“家庭重组”——把分散的“家人”聚在一起,定了“家风”,立了“家规”,为华夏这个“大家庭”打下了最坚实的根基。而黄帝和炎帝这对“兄弟”,也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家里人”之间的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解决矛盾的智慧和格局。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矛盾,也能变成推动发展的动力。
黄帝
,
炎帝
,
阪泉之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章伟趣说中国通史
|
主题: 9, 订阅: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帖子
•
从边缘小首领到天下归心,黄帝如何实现史诗级翻盘?
•
涿鹿之战:蚩尤的“铜头铁额”有多猛?炎黄联军的“远古版战术”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45471001@qq.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扫码赞助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读到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59357号-1
关灯
快速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