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血案现场还原:李世民‘弑兄逼父’的千古谜案中,被掩盖的权力密码

   2025-10-25 读到书院章伟20
核心提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长安的天刚蒙蒙亮,街面上还没多少人走动,只有巡夜的士兵提着灯笼,影子在青石板路上拉得老长。秦王府里的灯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长安的天刚蒙蒙亮,街面上还没多少人走动,只有巡夜的士兵提着灯笼,影子在青石板路上拉得老长。秦王府里的灯却亮了大半夜,李世民坐在案前,手里攥着块玉佩,指节都泛了白。案上摆着几张纸,上面的字密密麻麻,都是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连夜写的,内容就一件事 —— 不能再等了。

要说起这李家三兄弟的事儿,得往前倒几年。当年李渊从太原起兵,一路打进长安,建立大唐,长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封秦王,四子李元吉封齐王。刚开始的时候,兄弟几个还能凑一块儿商量事儿,可日子一长,就不一样了。李建成是太子,按说该稳坐钓鱼台,可他心里总不踏实 —— 李世民的功劳太大了。

平定薛举、击败刘武周、生擒窦建德、逼降王世充,大唐半壁江山差不多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洛阳一战后,李渊给李世民的封赏更是吓人,封了个 “天策上将”,地位比亲王还高,能自己设置官属,秦王府里人才济济,房玄龄、杜如晦是谋臣,尉迟恭、秦叔宝、程知节是猛将,势力大得能跟东宫抗衡。

李建成这边,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他拉上四弟李元吉,俩人凑一块儿想办法。李元吉跟李世民素来不对付,觉得李世民抢了他的风头,也怕将来李世民继位,自己没好果子吃,所以跟李建成抱得很紧。他们先是给李渊身边的妃嫔送礼,让这些人在李渊跟前说李世民的坏话。李渊晚年偏爱后宫,听得多了,对李世民的态度就渐渐冷了下来。

接着,他们又开始调走秦王府的人。程知节被派去康州当刺史,秦叔宝去了宜州,连房玄龄、杜如晦都被李渊下旨赶出秦王府,不准再跟李世民见面。李世民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跟孤家寡人似的。更狠的是,有一次李建成请李世民去东宫喝酒,酒里下了毒。李世民喝了几杯就觉得肚子疼,一口血喷了出来,多亏尉迟恭及时把他送回秦王府,灌了些解药才保住命。

这还不算完,武德九年夏天,突厥来犯,李建成趁机推荐李元吉带兵出征。李渊答应了,李元吉又提条件,要调秦王府的尉迟恭、秦叔宝这些猛将跟着一起去,还说要把秦王府的兵马划归自己统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要把李世民的爪牙全拔了,等李世民成了光杆司令,再找机会下手。

有人把这消息偷偷告诉了李世民,说李元吉打算在昆明池为出征的将士设宴,到时候趁机杀了李世民,再把他的手下都活埋了。李世民听了,后背直冒冷汗。他找长孙无忌商量,长孙无忌说:“殿下,这时候不能再犹豫了,再等下去,咱们都得死。” 李世民还在犹豫,毕竟是亲兄弟,真要动手,传出去不好听。

可接下来几天,秦王府里的人一个个都来劝他。尉迟恭性子急,说:“殿下要是再不下决心,我就先走了,总不能在这儿等着被杀。” 房玄龄、杜如晦也冒着杀头的风险,偷偷跑回秦王府,劝李世民赶紧动手。李世民见身边的人都这么说,又想到自己这些年的功劳,还有秦王府上下的性命,终于咬了咬牙,决定了 —— 就在玄武门动手。

玄武门是长安宫城的北门,也是太子和齐王入宫的必经之路。李世民早就买通了玄武门的守将常何,常何以前是李建成的人,后来被李世民拉拢过来,答应到时候帮衬一把。六月初四这天早上,李世民带着尉迟恭、长孙无忌、侯君集、张公瑾这些心腹,一共九个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的树林里。

没过多久,李建成和李元吉骑着马,慢悠悠地从东宫过来了。他们俩也不是没防备,带了几个卫士,可想着玄武门是自己人守着,应该没什么事儿。快到临湖殿的时候,李建成忽然觉得不对劲 —— 往常这里总有士兵巡逻,今天怎么静悄悄的?他心里一紧,跟李元吉说:“不对,咱们赶紧回去。”

俩人掉转马头,刚要跑,就听见身后有人喊:“太子、齐王,留步!” 回头一看,是李世民骑着马追了过来。李元吉心里发慌,抬手就从箭囊里抽箭,拉弓射向李世民。可他太紧张了,连拉了三次,都没把弓拉满,箭射出去也没中,掉在了地上。

李世民也没客气,他手里拿着弓,瞄准了李建成。要说李世民的箭法,在战场上是出了名的准,可这时候面对自己的亲大哥,他的手还是抖了一下。但也就一下,他深吸一口气,松开了弓弦。“嗖” 的一声,箭正中李建成的胸口。李建成闷哼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当场就没气了。

李元吉吓得魂都没了,拍马就跑,想逃回东宫。李世民骑着马在后面追,可没跑多远,李世民的马突然受惊,把他掀了下来,摔在地上。李元吉见机会来了,掉转马头跑回来,跳下马,一把夺过李世民手里的弓,用弓弦勒住李世民的脖子,想把他勒死。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尉迟恭带着十几个骑兵赶了过来,大声喊:“齐王,休得伤害秦王!” 李元吉回头一看,尉迟恭手里拿着长矛,满脸杀气,吓得赶紧松开弓弦,转身就跑。尉迟恭哪能放过他,拍马追上去,一矛刺中李元吉的后背,李元吉也倒在了地上。

这时候,东宫和齐王府的人听说出了事,赶紧带着两千多士兵冲过来,想给李建成、李元吉报仇。他们拿着刀枪,往玄武门里冲,可张公瑾早就把玄武门的大门关上了。东宫的士兵们开始撞门,还想爬墙进去,尉迟恭站在城楼上,手里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脑袋,大声喊:“太子、齐王谋反,已经被诛杀了!你们要是再反抗,就是同谋,格杀勿论!”

下面的士兵一看太子和齐王的脑袋,都傻了眼,没人再敢往前冲,有的扔下刀枪就跑了,有的投降了。很快,玄武门的乱局就平息了。

可这边刚平下来,宫里又乱了。李渊这时候正在海池里泛舟,心里还琢磨着一会儿怎么跟李建成、李世民商量出征突厥的事儿。忽然听见外面吵吵嚷嚷,还夹杂着兵器碰撞的声音,正纳闷呢,就看见一个身披铠甲、手持长矛的大汉闯了进来,身上还沾着血。李渊吓了一跳,问:“你是谁?来这儿干什么?”

大汉正是尉迟恭,他抱拳道:“臣是秦王府将领尉迟恭,启禀陛下,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谋反,已被秦王诛杀。臣奉秦王之命,前来保护陛下。” 李渊一听,手里的船桨 “啪” 地掉在了水里,半天说不出话来。他身边的妃嫔们吓得尖叫起来,有的还哭了。

李渊定了定神,看向身边的裴寂、萧瑀这些大臣,问:“你们说,这可怎么办啊?” 萧瑀和陈叔达早就偏向李世民,赶紧说:“陛下,太子和齐王本来就没什么功劳,还一直嫉妒秦王,想害他。现在秦王杀了他们,也是没办法。秦王功盖天下,民心所向,不如就立秦王为太子,把国事交给他,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李渊心里清楚,现在李世民已经控制了玄武门,手里还有兵权,自己要是不答应,恐怕没好果子吃。他叹了口气,说:“好吧,我早就想这么做了,就按你们说的办。” 说完,就让人写了一道圣旨,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全国的军政大事都由李世民处理。

尉迟恭把圣旨拿给李世民,李世民这时候才松了口气,可看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尸体,心里还是不是滋味。当天下午,李世民去见李渊,父子俩相对无言,最后李渊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说:“这些年,都是我不好,让你们兄弟走到这一步。” 李世民跪下来,哭了一场。

接下来的日子,李世民开始清理东宫和齐王府的势力,杀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把他们的家眷没入宫中。不过,他没为难东宫的大臣,像魏征这样的人才,还被他重用了。没过多久,李渊就主动提出退位,让李世民当皇帝,自己当太上皇。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就是后来的唐太宗。

现在回头看玄武门这事儿,表面上是兄弟相残,可里面藏着的全是权力的门道。首先,李渊的态度太关键了。他要是早点定下来,要么坚定支持李建成,要么早点把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也不会闹到这一步。可他一会儿偏向李建成,一会儿又给李世民加官进爵,让俩儿子都觉得自己有机会,最后只能靠刀枪说话。

然后是李建成的失误。他手里有太子的名分,还有李渊的支持,本来占着优势,可他太急了,又是下毒,又是调兵,把李世民逼得没了退路。而且他没看清玄武门守将常何的立场,以为还是自己人,结果被李世民钻了空子。要是他能听魏征的建议,早点除掉李世民,或者跟李世民好好商量,也不会落得身死家灭的下场。

再说李世民,他也不是一开始就想杀兄弟。要是李建成不逼他,他可能还想当个王爷,安安稳稳过日子。可到了生死关头,他也没犹豫,该出手时就出手,还能拉拢常何这样的关键人物,可见他的手腕不一般。而且他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之后,没有赶尽杀绝,反而重用魏征这些东宫旧臣,稳住了局势,也赢得了民心,这才是他能当上皇帝,还能开创贞观之治的原因。

还有那些跟着李世民的人,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恭他们,都是赌上了身家性命。要是李世民输了,他们全得死,所以他们肯定会拼尽全力帮李世民。反过来,李建成身边的人,除了李元吉,没几个真心为他卖命的,关键时刻没人能帮他,这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其实,玄武门血案不是偶然,是大唐建立后权力分配不均的必然结果。李渊靠着儿子们打天下,可天下打下来了,却没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让太子和秦王的势力旗鼓相当,最后只能靠武力解决。李世民虽然杀了兄弟,逼了父亲,可他当上皇帝后,励精图治,轻徭薄赋,任用贤能,把大唐治理得井井有条,开创了贞观盛世,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所以后来的人提起他,更多的是称赞他的功绩,而不是指责他当年的行为。

历史就是这样,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权力的博弈和生存的法则。玄武门的那一天,鲜血染红了宫门,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李世民用兄弟的性命和父亲的权力,换来了大唐的三百年盛世,这其中的权力密码,说到底就是:要么掌控权力,要么被权力吞噬,没有中间路可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历史
  • zhangwe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历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9059357号-1